当前位置:南征>都市言情>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> 第426章 拜相的诱惑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26章 拜相的诱惑(2 / 3)

多其它了。

最终还是决定按亩征收义仓粮,每亩两升,不论官绅贵族一体征收。

各州县义仓,由支度司派人管理,州县和地方乡老监管,一半义仓粮借给常平仓做本钱和买与放青苗贷。

支度司下有了三大仓储系统,正仓储国家正租粮赋,义仓储义仓地子,常平仓以朝廷收缴的公廨钱和户税钱、借支义仓粮做本,和买粮食货物、借给常平社为本钱放青苗贷。

常平社是常平仓下属单位,相当于是大唐

现在唐朝没有有息存储的这种业务,你要存钱到别人那,还得交费,所以开点利息,吸揽一些百姓手里的零散闲钱,再拿来放贷收息,这里面能赚个差价。

这种东西武怀玉觉得再正常不过了,也是很好赚钱的买卖。

但魏征却总忧心忡忡的,他也说不上到底哪里有问题,但就觉得这样搞好像打开了一扇地狱之门,十分可怕。

总觉得这以后会出问题。

就跟债券一样。

他对很多新鲜的东西,很反对抗拒,老魏是个复古派,巴不得恢复周礼周制,虽不说恢复井田制吧,但很多新鲜的东西,他觉得不可靠。

朝廷应当只是治理百姓的,征收税赋,轻徭薄赋才对,现在朝廷居然开始要自己入市赚钱,还有放贷等,又要把义仓粮变成一种正税,他很反对。

但反对无效。

李世民现在缺钱,大唐朝廷财政已经十分困难,他要想有所作为,想要灭突厥灭吐谷浑甚至将来再征辽东高句丽,或是恢复汉之西域,没有钱是不行的。

这场关于大唐财政的廷议,最后还是勉强达成了一致。

李世民本来想给武怀玉这个大唐皇家财政发展和改革计划小组组长,再加个衔,以便更好的领改革计划。

这个衔便是参议朝政。

秦琼、萧瑀、魏征三人都是以参议朝政衔入政事堂为相的。

不过面对拜相的诱惑,武怀玉还是忍住了,实在是他资历太浅了,现在身兼数职,都老有人向皇帝进谏。

这要是拜相,估计反对者更多。

没那必要,慢慢来就好。

虽然皇帝提出来要给怀玉加衔拜相,他直接拒绝了,但皇帝能提出拜相,已经是对武怀玉极大的认可了。

对此心里很不是味道的是戴胄,这位本来尚书左丞当的好好的,皇帝升他民部尚书,结果武怀玉兼了个民部侍郎,本来也没在意,雍州别驾兼尚书的都有,毕竟那位置特殊。

可谁想到他又判度支,现在更是搞出这么多新样来,深得皇帝赞赏,这便显得他这个尚书很尴尬了。

幸好武怀玉没接受宰相任命,否则侍郎拜宰相,那他这尚书还呆的下?到时惯例肯定是武怀玉进民部尚书,他就得离开民部。

感觉很尴尬的戴胄在皇帝宣布廷议结束时,站了出来,请求退位让贤,他愿意再回尚书省做尚书右丞,把民部尚书的位置交给武怀玉。

武怀玉也站了出来。

“陛下,臣一人身兼数职,实在是难以思虑周全,还请陛下收回民部侍郎判度支、治书侍御史之兼职。”

皇帝没接受戴胄的请辞尚书,也没接受武怀玉的请辞民部侍郎判度支、兼治书侍御史的兼职。

“戴胄生性坚贞有才干,熟知律法通晓文案,前朝起就在门下省任职,朕即位后,升为尚书左丞,当时尚书省两位仆射皆不在位,戴胄处理尚书省事务,善于决断,被公认是我大唐开国以来最称职的尚书左丞。

如今任民部尚书,也是表现非常好,有功当赏。

温相,拟旨,加封戴胄安阳郡公,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加谏议大夫,赐绢百匹。”

戴胄没有儿子,以兄长之子戴至德为继子,李世民特赐封其为东宫千牛。

皇帝夸赞了戴胄一大通,但并没有跟对武怀玉一样,要给他加衔拜相,不过戴胄还是十分感激。

戴胄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他虽熟悉律法精通文案,但这掩盖不了他也是流外吏出身,虽然他爹也做过县令,但戴胄不通经史,简单点其实这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人,能得皇帝赏赐,一路做到民部尚书,其实也是贞观朝的一个特例了。

皇帝给他加官封爵,给他继子授官,他还能说什么呢,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。

走出宫门,戴胄还给武怀玉认真叉手弯腰道了个歉,“我对翼国公没有任何不满,还望见谅。”

“安阳公何出此言呢。”怀玉笑道。

戴胄看着年轻无比的武怀玉,很是感叹,“我在翼国公这个年纪的时候,还仅是隋门下省的一个流外吏而已,今日陛下拜翼国公为相,翼国公为何拒绝?”

五十多岁,须发白的戴胄有些驼背,这位在长安奋斗了大半生的老头,最大的愿望,或者说是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封侯拜相。

这只是一个梦想而已,从来没想过有机会能实现。

可今日武怀玉殿上拒绝了皇帝的拜相,给他触动挺大,那么年轻,居然就能拒绝如此诱惑。

“我还年轻,未来的路还很长,”怀玉笑道。

“哎,我老了。”

戴胄忍不住叹道,“我年轻的时候没耐心读书,后来做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