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南征>都市言情>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> 第483章 泄露禁中语,贬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83章 泄露禁中语,贬(2 / 2)

结党这事。

侍中王珪和黄门侍郎韦挺摩拳擦掌,准备正面硬刚武怀玉,这次的突然袭击,其实是早有准备。

武怀玉的行为,确实得罪了许多人。

最近各方也在慢慢串连,甚至在通过舆论一点点的传扬发酵,就准备挟带舆论一举把武怀玉掀落马下,顺便把他那些乱七八糟的政策给废了。

只是王珪似乎遗忘了最重要的一个人。

那就是天子。

他也似乎忘记了武怀玉只是个冲锋陷阵的先锋,真正指挥的是元帅李世民。

宫中,李世民很气。

他夺位以来,一直隐忍,一直想着重新团结各方势力,为的就是能够把大唐带向更安定繁荣,为此他忍魏征、忍杜淹、忍他王珪,甚至诸如薛万彻、谢叔立、冯立等一个个都忍下来了。

要不是李瑗、王君廓、罗艺、李叔良、李孝常等做死非要谋反,他也是能忍的,连裴寂他都忍了许久,直到他非还替太上皇四处联络。

“朕要杀了王珪!”

皇帝面前,坐着长孙皇后和她兄长长孙无忌,兄妹俩人也是难得一见皇帝如此盛怒。

“陛下息怒。”

“局面好不容易好转了一些,有人就坐不住了,就开始要使阴谋诡计,开始要内讧,要党争,他娘的就不能安份吗?”皇帝难得破口动粗,“贼他娘!”

皇后都被这污言脏了耳朵。

“陛下先吃个西瓜吧,冰镇过的。”长孙无忌劝说。

皇帝现在没心情吃瓜,这段时间攻击武怀玉的奏章很多,他都留中不发,还特意给武怀玉赐号帝心,本以为传递的信息已经够明确了,可有些官员搞不清楚也就算了,王珪也这样?

好说歹劝,皇帝才终于稍平息了几分怒火。

这时长孙无忌也才说道如今长安是有那么一股势力,正在串连煽动。

“有人在教孩童唱些童谣,有人悄悄在街巷里坊撒下小文章,流言四起,和尚、贵族、商人、官吏,甚至有军官也参与其中。”

长孙无忌这话有如火上浇油。

李世民的火腾的又往上冒。

“他们想干什么?”

“其实他们目的很明显,就是想把翼国公赶下台,最好是流放岭南,然后顺势请去罢废他提出的那些政策,诸如亩纳二升的义仓粮,再如这拆坊墙建街市,又诸如僧道考试、百贯一牒、禁止僧道从事工商放贷等等,”

“王侍中之前就一直反对按亩征义仓粮,甚至提出义仓粮当由士民自愿捐献,若要开征,也只能按户等收,上户最多两石,且王公等不课户不征。”

······

次日,大家发现,武怀玉、秦琼、李靖、马周都没上朝。

朝会上,王珪依然再次弹劾武怀玉。

皇帝点名萧瑀,“萧相领御史台调查王珪所弹劾之事,查明清楚上报。”

宣阳坊。

武怀玉跟姐夫马周在下棋。

“姐夫你没必要也请辞,咱都走了,那不正趁了王珪韦挺他们的意?那调查起来,不也更好下手?”

怀玉落下一子,“我觉得萧瑀这老头,也对我早有意见,特别是上次检校佛法,我没给他面子,这次估计这老子要趁机弄我。”

“不会吧,萧相公看着挺忠直一人。”

“人啊,都有私欲,都会有立场,很难做到真正大公无私的,何况,能做到宰相,哪个又简单,不管伱有心无心,这一路上来都免不得要斗争的。”

能当上宰相的,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,宰相们不得要有才,还得有个必备本领,就是得狠,关键时候能对政敌下手,否则如何出头?

萧瑀在贞观朝都已经是三拜宰相了,这更是个斗争高手。

“不过萧老头这次如果敢对我下黑手,那他就是没看清形势,老糊涂了,最后吃亏的还是他。”

“二郎这次这么淡定自信?”

怀玉微微一笑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