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南征>都市言情>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> 第591章 武氏乌金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91章 武氏乌金(2 / 3)

是极有营养的。

养猪当然不能只吃草,更不能跟放羊似的赶出去完全散养,还是得喂好,要添饲料,这样长的快,长的肥,出栏快。

怀玉对养猪还是很得意的,因为这年头养猪真的挺赚钱,尤其是在长安郊区养,不愁销,武家都是自己屠宰,直接在长安自营销售,也会供应给一些肉铺,武家不仅卖生肉,也会做熟食,主要是猪下水、猪头猪蹄这些不值钱的,再加工后收益大增。

再就是猪皮、猪鬃这些,也还挺值钱的,转手加工成皮鞋或是猪鬃刷子都挺不错。

武家堡养了许多猪,其中很多专门下崽的母猪,也养了不少鸡鸭鹅,这些养殖产生的粪肥,经过沤肥发酵后还田,能大大提高肥力增加亩产,

现在武家堡虽然看着才一千亩地,但已经形成了不错的生态,地里种的庄稼除了卖种子,其余的都能自己消化,附带还有磨坊粮食加工、酿酒、制刷、制革的附加产业,

不仅庄子里安排的满满当当,还常年雇佣了许多周边百姓做工,甚至带动他们养殖也赚钱。

这千亩地的庄子年产出,可以说是很惊人的。

这里甚至都还建了个学校,母猪护理班、劁猪班、兽医班、酿酒班、养鸡鸭班等,都是相当接地气的技术,招收附近百姓少年,学会了就能在武家这里做事赚钱,也可以回家自己搞养殖什么的。

如今夏麦还未开割,粮商们的价格都早定了,一斗三钱,有的甚至二钱的,武家向周边收粮,麦粟稻子玉米高粱什么都收,价格都要稍高一些。

李世民在武家堡转了又转。

晚上也在武家堡住下,怀玉亲自准备了一顿晚餐。

红烧肉、玉米炖排骨、青椒炒肉丝、瓦罐煨老母鸡汤、姜烧鸭、铁锅炖大鹅、清蒸鱼、土豆烧茄子······

很接地气的农庄菜,没那么精致,但却也跟御膳里完全不同的风格和味道。

李世民挺喜欢吃,他甚至边吃还边让人给打包两份,一份快马送给长安立政殿的长孙皇后品尝,一份让人送去东宫给太子承乾,

“让承乾明日一早来这里随驾,”

武家堡给这位马上天子很不一样的感受。

这里很忙碌,不是那种传统的男耕女织,最大的感慨还是武家庄子不是自己在发展,还带动着周边,不仅是雇佣周边百姓做长工、短工,也还带他们养殖,尤其是那种免费提供猪崽鸡苗的模式。

“猪崽换猪粪,真划算吗?”李世民问。

“划算,麦秸稻草垫猪圈,沤了猪尿粪,定期更换,堆积沤制发酵后,这粪草下地是很肥的,比起直接把麦秸烧灰可强多了。”

对于村民来说,他们现在也跟着武家,种上些红薯土豆玉米这种杂粮,在武家领养个四五头猪崽,再扯点猪草,一年辛苦下来,养肥出栏卖给武家,算下来收益不错。

甚至连带着种的杂粮,效率转化也挺高,而且这些杂粮多种点,搭着主粮也能省很多口粮。

对武家来说,那些约定的猪粪,其带来的粮食增产已经早超过猪崽,更何况农家猪崽养大了也还是要卖给武家,武家屠宰出售加工后,这里面甚至还能再赚上一两笔。

让这些农户帮着赚钱,还能获一个为富而仁,帮助乡民的好名声。

比起以前地主乡绅们简单的放贷借粮,可是高明多了。

武家现在养的猪,品种也是黑的,但比多数猪种要好,这些猪收益是很可观的,庄头甚至直接称这些猪为乌金,

长的快、肉质好,一年就能出栏,而且能长到很大,相比韦家的猪,堪称巨豕。

在杀牛犯法的唐朝,羊肉又太贵的情况下,猪肉确实有巨大的市场。

“现在旁边村子的农户,来武家堡领猪崽去养,如果能养四到六头的,加上养一些鸡鸭,一年下来,其养殖收益,能够让他们手里真正有些余钱,”

耕地种粮,主要是自家口粮,以及缴田租,种桑麻养蚕,除了交调绢外,就是纺纱织布做一家人的衣服,粮布自给外,若能有富余的拿去换钱,买些农具针线盐茶就不错了。

多数时候,农民手中紧巴巴的,这还是手里有些自耕地的农民,要是纯靠佃地,那基本上温饱都是难的。

而现在周边农民跟着武家养殖,尤其是这种合作模式,上手不要本钱,一年下来的收益却不错,能让紧巴的手里多点活钱。

种庄稼是口粮,种桑麻是穿衣,养猪养鸡鸭才能余点钱。

“长安是京师帝都,人口越来越多,照这势头发展,以后日食万猪都是必然的,羊肉太贵,市井百姓日常吃不起羊肉,只能是吃猪肉,

往后天下太平,百姓日子渐好,吃饱之余肯定也还想吃好,肉食需求是巨大的,”

李世民听怀玉说长安将来一天能吃掉一万头猪,还是很惊讶的,宫廷肉食消耗主要是羊肉,然后是鹅,鸡鸭都吃的少,更别说被嫌弃为贱肉的猪肉。

但对市井百姓来说,羊肉哪吃的起。

“武家堡现在养了多少猪?”

“三百头母猪,还有三千头生猪,还有二十头公猪。”

母猪一年最少两窝,每窝都有十头以上,只要精心护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