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南征>都市言情>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> 第985章 岭南乱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85章 岭南乱(2 / 3)

肯定不想让他当。

他这个岭南观察、四府经略,得顺应皇帝的心思。皇帝都把福建、交州两府划出去了,又调走了四万兵,武怀玉还能不明白皇帝心思吗?

“你举荐一个合适人选。”皇帝顺势道。

“臣举荐韶州刺史豆卢怀让检校广州都督,他在韶州任上表现出色、政绩、声望着著,也熟悉岭南风土人情,能够马上到任,

陛下可以让先让其检校一年半载,视表现再看是否正任。”

皇帝望着北海湖水,

“走,去临湖殿。”

龙舟上的浆手便划动船浆,把龙舟从北海往南划,经西海到南海,依靠岸边,皇帝带着太子、怀玉等下了龙舟,来到岸边的临湖殿。

踏进临湖殿,李世民不由的想起武德九年六月,发动宫变那天,他就是在临湖殿坐镇指挥。

“豆卢怀让在韶州任上确实表现不错,不过他刺史一任未满,而且现在罗窦洞反,不管什么原因反的,但必须迅速平定叛乱。

广州都督,不仅需要有治理地方的能力,更还需要有统兵指挥的经验,这方面,豆卢驸马是有些不足的。”

豆卢怀让是李世民的妹夫,他对这个妹夫是很了解的,没有统打仗的经验,更没那个能力,搞搞民政财税这些是可以的。

“彭城县公刑部尚书检校雍州别驾刘德威,以廉洁平直闻名,也是员老将了,让刘德威下广州如何?”

皇帝这句话看似问询意见,实际上那就是已经决定了。

武怀玉对这位刘公倒也挺熟,当初武怀玉还曾任过刑部侍郎,那时刘德威是左侍郎,他是右侍郎。

要说刘德威的履历是很丰富的,徐州彭城人,曾是隋将,跟随裴仁基镇夺江淮义军,跟秦琼罗士信共过事,后来一起归附李密,之后又随李密入关投唐。

他曾奉旨出任并州总管府司马,辅佐元吉。

李渊很赏识信任刘德威,还把宗室女平寿县主赐婚给刘德威做续弦,跟秦琼一样待遇。

刘德威历任大理少卿、刑部侍郎、大理卿、太仆卿、绵州刺史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、大理卿()

、刑部尚书、兼检校雍州别驾。

虽然他爵仅彭城县公,那也是他在武德四年后,基本上就转任文官,没带立过军功。

可这位前妻荥阳郑氏,续弦平寿县主,能得李渊、李世民爷俩的信任,那本事绝对不凡。

何况武怀玉可是知道,刘德威这个刑部尚书,之前还一直检校六扇门。

皇帝说刘德威廉洁平直,倒不如说这次选刘德威,一是去查前任党仁弘的老底,二来也必然负有平衡监督武怀玉的使命的。

“陛下慧眼如炬,刘公这员老将出马,必然能立马安稳广府。”武怀玉立马表示支持,虽然他曾答应豆卢宽,一起搞党仁弘,然后扶豆卢怀让升广州都督。

可现在皇帝不同意,那就没必要再勉强。

他跟刘德威没啥私交,但武怀玉也不担心他做广州都督对自己有啥威胁。

豆卢宽明显有些失望,可也还是只能附和几句。

“怀玉,”

“你和刘德威一起南下,路上熟悉一下,也商议出一个安稳岭南的策略来,朕希望岭南能够早点安稳太平。

这次朝廷从岭南抽调走了不少兵马,但也是形势所需,朕不希望岭南因此就又乱起来,”

“请陛下放心,岭南还有两万戍军,一万府兵,足够稳定局势。”

李世民点头,“海贸市舶这块,每年得利不少,希望不要因此受到影响。松州之战起,调动步骑五万兵,这拖到八九月,军费耗费可不小一笔。”

“陛下,岭南这次调走了几万兵马,以后军费开支减少许多,地方财政应当也能多些节余,

臣回岭南,便立马先从府州抽出四万贯钱进贡,以充军费。”

四万贯。

这是在岭南财税上缴国库的那份之外,

豆卢宽听了都很惊讶。

武怀玉还真是大手笔,如今匹绢才二百钱,这能换二十万匹绢。长安米斗才五钱,这笔钱能买八十万石米。

李世民听了都有些兴奋,“岭南真能再抽出这么大笔钱来?”

“大家勒紧裤腰带,尽量节省一点,总要先紧着朝廷。况且朝廷这次从岭南调走了几万兵,这一兵一年粮十二石、绢七匹,加上年节赏赐等,一年每兵起码是十二石粮十二匹绢的钱粮,另外军械等开支也不少,

一万兵一年就是十二万石粮加十二万匹绢,、营栅城堡、军械、训练、养马骡等开支也很大,”

四万镇戍兵一年军费开支,最基本的就是五十万石粮五十万匹绢,加上养马、器械、训练、营寨等等,一年那就得上百万。

李世民哈哈大笑,“要是满朝臣子都似武怀玉,那朕何愁盛世兴。”

说实话,武怀玉其实也并不反对皇帝从岭南抽调走几万大军,对于此前朝廷要岭南自己留存的财税供养镇戍兵马,其实这是极大的一项开支负担。

现在岭南四府,就留两万兵马,真正大减负。

现如今岭南的局势,比贞观初好多了,确实也用不着那么多军队镇戍了,调走四万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