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南征>历史军事>舍弟诸葛亮> 第142章 诸葛车的诸葛瑾改良版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42章 诸葛车的诸葛瑾改良版(1 / 3)

话分两头,时间线也稍稍回溯几天,回溯到赵云拿下义成县之前两天。

建安三年四月二十,义成县以南七百里外的柴桑城内,诸葛瑾正在进行出征前的最后准备。

按照战前会议上讨论的攻击计划,他这一路人马,以及刘备、关羽那一路,会在大约四月二十二日前后,同时举动,从豫章和丹阳两个方向,对对岸的庐江郡发起进攻。

如今距离攻击日还有两天。考虑到顺流而下渡江行军所需的时间,明天一早,诸葛瑾的部队就要驶出彭蠡泽,往皖口而去。

大战前的最后一夜,总是特别的紧张而宁静。

一整个白天,诸葛瑾都难得地泡在柴桑的工坊里,亲眼监督了随军工匠们的最后一次演练,以免上了战场掉链子。

演练的内容,其实就是拆装一辆类似吕公车的攻城车——没错,就是他二弟诸葛亮,在三月下旬琢磨出来的那款由云梯改良而来的攻城车,也是赵云用来攻破淮陵和钟离的同款。

……

赵云那边,向诸葛亮和黄月英诉苦、提及造车的事,是在三月二十前后,诸葛亮和黄月英前后花了半个月才搞定。

但这個搞定,是指连设计带制造,如果只考虑设计环节,花费的时间会短得多,其实也就占用了诸葛亮夫妇三五天而已。

以诸葛亮的智商,他当然会想到举一反三,所以在画出图纸、觉得理论论证可行后,他不光自己造,还立刻派出密使,去芜湖和柴桑通报,把自己的设计图多抄了两份,分别送给鲁肃和诸葛瑾。

诸葛亮很清楚,南边那两路会比赵云晚出兵十几天,所以哪怕把图纸送过去需要不少时间,应该也赶得上关羽和诸葛瑾的需求。

何况,关羽和诸葛瑾这两路,面对的情况和赵云非常不同。赵云打的是沿着淮河逆流而上的攻坚战,每一场都需要攻坚城池,是敌人的腹心之地,防守密集。

而诸葛瑾和关羽的第一战,分别会打皖口和濡须口,那两个地方都不是坚城,而只是一个汇入长江的河口水寨。打这些水寨时根本用不上吕公车,得等后续深入推进攻坚时才需要。

所以诸葛亮的图纸,是为后续南线战役第二阶段攻皖城,或者是居巢、舒城、合肥这些地方准备的,不是为第一阶段准备的。

因为距离远近的关系,图纸是先送到的芜湖,刘备和关羽看了后,开始时完全是两眼一抹黑,有了图也不知道怎么用。

也想象不出这玩意儿的实战效果和配套战术,哪怕有诸葛亮写的注释,也难以充分理解。

后来,还是刘备想到术业有专攻,把鲁肃喊来一起参详。

鲁肃倒是很快看懂了诸葛亮的图和战术妙用,但他立刻又意识到一个新问题,于是无奈地诉苦:

“主公,此法虽然甚妙,但孔明想到得太晚了,仓促之间,我们这儿怕是难以模仿。”

刘备当时很诧异:“孔明都把图画出来了,不能让工匠加急打造么?若是嫌不够快,可以多加人手的啊。

此物若真如孔明所言,可以让先登城池变得容易,对我军可是有大用的啊,居巢小县或许用不上,但后续打到舒城、合肥,绝对会用上。”

鲁肃苦笑道:“孔明此法,需要甲板低平的大型战船配合,才能把造好的车整体运输到前线。而军中的艨艟、斗舰,哪个不是没有龙骨结构、又船舱高峻。再往上堆东西,绝对会不稳翻覆。

主公是去年秋天时,为了麻痹袁术、让袁术误以为我军并无远图,才在广陵大造船厂,研制新船,第一批龙骨结构的平甲板低重心战船,如今只在淮阴那边有,子龙或许能调用。

我们这儿有车无船,也无法长途转运,所以此物暂时用不上了。最多让心腹工匠习学一下,然后到了合肥围城时,慢慢再就地打造,便如往常的旷日持久围城一般。指望造好了运到前线、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,那是不可能的。”

刘备听了鲁肃严密的分析,也是扼腕叹息,但并没有苛责。也正是到了这一刻,他才有点小后悔:

本以为去年大力投入造船业,发展水军,研发新船,只是一个欺骗袁术的障眼法,真要发挥效果得等好几年,等将来跟孙策等江南诸侯翻脸。

没想到,好好搞造船水运,居然还能从那么多不同的角度,变着花样儿反哺主业。

早知如此,去年就该再砸重金研究新式重型龙骨运输船。

要是子龙那边的试验船,能再多个十艘八艘的。不就能让云长和子瑜也都用新船直接运攻城车、突然出现在敌军城下了么!

后悔归后悔,但很多创新本来就是不可预见的,都是随着需求,自下而上突然涌现,靠着计划经济的规划,永远会挂一漏万。

刘备虽然不知道什么叫计划经济什么叫涌现,但他也隐约知道这一朴素的道理和生活常识,很快就释然了,并没有过多纠结。

……

刘备拿到图纸也不会用、请教了鲁肃后,也依然发现有暂时无法弥补的短板。

相比之下,比刘备还晚六天拿到图纸的诸葛瑾,却是刚看完图就深受启发,

而且在短短一两天内,就想到了如何应用二弟鼓捣出来的新玩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