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南征>玄幻魔法>只想搞事业,你竟然想跟我结婚> 第173章 老谋子的感慨……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73章 老谋子的感慨……(1 / 2)

吐槽归吐槽,江至强毕竟是前辈,蒋博还给点面子,没有反问回去。

“港岛电影的黄金期过去了,这一点毋庸置疑,想复兴港岛电影,也几乎没有可能,很快就会全都被扫进历史的故纸堆里。”

蒋博毫不客气的点评道。

回答是一种尊重的姿态,内容上,就没必要隔靴搔痒了。

“照你这么说的话,港岛电影就彻底没戏了?”

江至强还不死心道。

说起来,他跟港岛电影产业绑定很深,老爹江祖怡就是港岛早期最著名的电影发行人之一。

在他三十岁那年,从加拿大返回港岛,接手安乐影片,并且把旗下的百老汇院线,发展成为港岛最大的院线。

九十年代初,开始参与电影制片,并致力于向国际推荐话语电影。

李桉的《卧虎藏龙》,田撞撞的《小城之春》,老谋子的《英雄》,以及刘伟强的《雏菊》,海外发行都是在他手里做的。

港岛电影的全盛时期是二十世纪的八零年代到九零年代,明星演员涌入影坛,题材百花齐放,票房记录不断刷新,影响力达到空前高峰。

全盛之后,接下来就是持续的下坡,这是历史规律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
但是作为经历过全盛时代的港岛电影人,都还有一个共同的梦想,那就是在新世纪,实现对港岛电影的全面复兴。

不过在蒋博看来,也就只能是梦里想想。

事实情况摆在眼前,还是架不住有些人的执拗和坚持。

“是没戏了。”蒋博肯定道:“电影开拍之前,最起码要先考虑一下受众群体是哪些人,您觉得港岛电影的受众群有哪些?”

“内地的观众不是挺喜欢港片吗?”

蒋博摆摆手道:“这些只是表象,国内的导演故事讲的太深奥,好莱坞的片子处于被管制状态,没有大量放进来竞争,所以才让港片钻了空子。

但是您也看到了,内地那么大的市场,照顾了港片那么多,不还是没有什么进步!”

零三年的时候,CEPA就签订了,当时就可以说是诚意十足。

给港片提供的待遇,直接就拉满了。

可惜,港岛的电影工作者,进到内地之后,就只想着捞钱,根本不提电影工业的茬儿。

内地的电影工作者又特么的不傻,港岛的那三板斧,看也看会了。

等真正一上手,发现还挺好用,已经完全掌握了,基本上就没港岛的导演啥事儿了。

这还不是最要命的。

关键是,内地导演可以在原来学到的基础上,进行二次创新。

可以说是内卷起来不要命,这谁能受得了!

电影这玩意儿,说白了就是一种消遣,对于本地市场而言,就是一种娱乐,发行到外埠,对观众而言,更多的是猎奇。

所以才会有越传统,越国际的说法。

真要是搞科幻片,灾难片,其他国家很难搞得过好莱坞,没有那个电影工业支撑,最起码在二零年之前没有。

赛道选择很重要,不能一上来就撞南墙,撞了还不回头。

“什么时候,咱们能拍自己的大片就好了。”

老谋子突然感叹道。

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,老谋子很长时间内都在尝试不断突破限制,题材的限制,类型的限制,甚至技术的限制。

曾经拿下过很多的第一。

拿奖方面就不用多说了,柏林,威尼斯,还有戛纳,老谋子获奖无数,首屈一指。

还有就是,老谋子开启了华语商业大片时代的先河。

《英雄》这部片子,放在中国电影史上,也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!

上映两個月,全球票房 14.5亿人民币。

同时也打开了国产商业大片出海的大门。

不过也就三年之后,吟诗小达人凭借《一个馒头引发的学案》成功的又把这扇大门关上了。

相较之下,跟《上海堡垒》以及《空天猎》的作用差不多,都在一定程度上,关上了某扇大门……

要不说,拍电影还得看京圈,弄出来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!

还有后来的《长城》。

片子肯定是部烂片子,这一点没什么好洗的,但是这也是一次新的尝试。

是国内电影与好莱坞合作,采用好莱坞大片模式拍摄的一次尝试。

甚至就连《长城》的制片人罗异都公开表示,“对于《长城》来说,它更是一众投资商的一场赌局,尝试的意义已经超越输赢。”

以上种种,只要能达成其中一项,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,老谋子在已经功成名就的情况下,还能不顾个人荣誉,不断寻找新突破,就凭这一点,蒋博都很佩服!

“会有机会的。”

蒋博仿佛是在向老谋子做出保证,又仿佛是在给自己树立目标。

老谋子仿佛想来来什么:“你在望京做的那个产业园,是不是就为了搞这个?”

“没错,已经在跟相关的公司接洽了,估计拍十三钗的时候,可以尝试下新的航拍技术。”

“后期也得跟上。”老谋子补充道。

“那肯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