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南征>玄幻魔法>只想搞事业,你竟然想跟我结婚> 第314章 国内导演的通病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14章 国内导演的通病(1 / 2)

葛尤没好再说什么,只是默默陪了一杯。

“我觉得吧,咱们这些人,首先还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。”

蒋博没客气,直接点出了问题的关键。

“什么位置?”

冯晓刚连着几杯酒下肚,已经有点上头,神态都开始恍惚。

“电影这玩意儿,对咱们来说,可能是天大的事儿,但是对于观众来说,顶多算是个娱乐消遣。”

为了避免让冯晓刚太难堪,蒋博尽量采用了比较婉转的方式,来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
“我认为小博说的确实对头,电影是咱们的事业,但是咱们不能要求,其他人也把这个当事业。”

葛尤思路一直很清晰,可能跟他比较出离的为人处世习惯有关系。

有时候人习惯性后退一步,可能会有更加宽广的视野。

“不提了,都不提了。”

冯晓刚摆摆手,不打算再继续说下去,有些事情也没法说。

他跟华宜之间,也是多少年的交情了,背后说多了也不合适。

“冯导,其实我有一主意,你要是能保密的话,我可以说给你听听。”

蒋博爱才之心又起。

冯晓刚这個人,导演能力是有的,但是问题就出在,他这个人做人做事,都非常拧巴上。

既想贪财,又想贪名,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心理,是他最大的毛病。

见蒋博说的郑重,冯晓刚没有立刻答应,点上一支烟,吸了两口,等脑子清醒一点,才道:“你说吧,不管怎么样,我跟尤子都不会往外说。”

“其实很简单,您现在仰仗华宜的地方,不外乎就是资金和发行渠道。”

蒋博扳着手指头,帮冯晓刚分析眼下的形势:“发行的问题好解决,院线对您还都比较认可,关键是资金。”

“可不就是钱的问题。”

冯晓刚把想演从嘴上掐下来,长出一口气道:“我不是没想过自己投资,但是实在太多了,而且一旦把个人利益牵扯进去,很容易失去平常心。”

没错,导演也是需要平常心的。

他们混这个圈子,时间太长了,知道什么样的题材内容,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。

或者说,学过传播学的人都清楚。

要不怎么说,小破站的那个美食 up主,拍了期迷失东京,就一下子爆了。

四十万的成本,两百万的收入,扣除平台的三成抽成,还剩一百四十万。

算得上是收入颇丰了。

内容题材上选的确实好。

关于小日子,咱们最深刻的印象,其实就那么几个。

旧军国主义、福岛、传道授业的老师们、合法的黑道、人口老龄化、孤独死、以及歌舞伎町陪酒女。

基本上都是国内爱看的,流量最高的小日子题材。

总结一下,就是暴力,战争,性,还有死亡这几个要素,都是大众普遍爱看的那些。

但是,这并不一定就是小日子的真实状态,只能说,是创作者选定的一个侧面。

就拿老师们来说。

许多风俗系,还有 FC系的老师,都是为了给牛郎冲业绩开香槟,才导致财务上的紧张,然后下海拍的片……

所以说,在这个行业,混的时间越长就越是知道,大众喜欢看什么。

导演自然更清楚什么样的东西能卖钱。

真要是投资拍电影的话,很难做到不考虑票房,或者说,不因为想拉高票房,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拿分成,和实打实的资金投入是两码事。

不出钱,就没太大负担。

“我有个办法,可以解决钱的问题,封闭基金运作,给你五个亿八个亿都行,三年五年的期限,年化利润能做到十个点就行。”

蒋博简明扼要,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。

这也是余骁给私募基金那边开出的条件。

不同的是,那边只有年化五个点。

蒋博这边多开了五个点,也正常,过手担了风险,拿点也合适。

要是换成担保公司的话,可能还会更高。

“这法子倒是不错。”

冯晓刚动心了,要是能有能完全掌控的资金盘,在创作上,他就不用再看华宜的脸色行事。

创业第一步,缺的就是钱。

资源什么的,他都有。

“要是完不成业绩怎么办?”

葛尤补充问了一句:“是不是还得罚钱?”

“那倒不用。”

蒋博摆摆手道:“完不成的话,只需要把差额补上就行,五个亿每年五千万,冯导应该没问题吧?”

但从数字上来看,问题确实不大。

运气好的话,冯晓刚只要拍一两部赚钱的电影,成本就全都赚回来了。

省下的时间,不管能赚多少,都属于他个人所有。

条件不可谓不诱人。

“额度能不能降低点?”

冯晓刚考虑了一下道:“现在拍电影的预算,能有一两个亿,已经顶天了,五个亿实在用不完。”

其实制片成本一个多亿已经更高了。

就拿《唐山大地震》来说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